最近,受極端高溫天氣影響,全球氣候變暖情況加劇,致使北極圈的溫度一度達到32.5攝氏度。據媒體報道,覆蓋格陵蘭島的冰蓋正在加速融化,北極地區的研究員們甚至穿著短袖短褲打起了冰上排球。按照氣象部門與氣候學家的說法,全球變暖已經從“幕后”走向“臺前”,成為當前異常氣候事件的推手,讓全球熱浪變得越來越普遍。
此前,IPCC(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)先后發布《氣候變化2022:影響、適應和脆弱性》、《氣候變化2022:減緩氣候變化》,揭示人類生產生活對氣候、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的深刻影響,強調“我們的氣候就是我們的未來,我們的未來就在我們手中?!眻蟾孢€指出,關鍵就在這幾年,全行業的溫室氣體深度及安排有著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。
溫室氣體減排——這一重要環保議題,無疑將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任務中擔起重任。而為了有效應對復雜的氣候變化,減緩和適應正成為當下環保工作的兩端,“碳達峰碳中和”目標也是基于此誕生。
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,我國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,推動產業結構調整、能源結構優化、加快構建政策體系,將氣候變化要求納入氣象、農業、海洋保護、城鄉基建及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,并取得了明顯的碳減排成效。據統計,2012年以來,我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%左右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9億噸。
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,我國氣候變化適應性城市的建設不斷加快,包括海綿城市、節水型社會等,將提高氣候承載力考慮進城市規劃、建設與運行中,加強重點區域和行業突發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,以建立健全信息精準監測、預報體系,借助現代環境監測手段筑牢減輕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道防線。
我們作為個體而言又能為減緩全球變暖做出哪些努力?
在日常生活中,普通人也可以選擇更低碳、更節約的方式,減少能源、資源等的浪費??删唧w到“衣食住行”各個方面:選擇棉麻等更為綠色的織物產品、廢舊衣服合理回收利用;做到“光盤行動”、節約糧食;選擇更節能的電器產品,將空調、冰箱等保持合適的溫度;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購車選擇更為環保的新能源汽車等等。
將“綠色低碳”的理念融入生活中,從小事做起,我們也能為減緩氣候變化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