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6月5日,國家電網發布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1環境保護報告》。
長期以來,國家電網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輸電技術,為保障電力供應、促進清潔能源發展、改善環境、提高電網安全水平做出了貢獻。報告指出,到2020年底,共有14至12直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建成投產,3直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正在建設中;特高壓建輸電工程29個,線路長度4.1萬公里;改造(換相)容量超過4.4億千伏安(千瓦),累計輸電超過1.6萬億千瓦時。
為了避免輸變電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,國家電網采取了相應措施:
工程措施:采取邊坡防護措施來防止雨水和山洪的沖刷,采用高低腿設計和掏挖、灌注樁工藝來減少擾動面積和挖填土石方量;
臨時措施:采取表土剝離及保護、臨時苫蓋及鋪墊等措施來為植被恢復提供條件;
在線監測:國家電網應用水土保持在線監測系統,實時監測環境數據,出現異常情況可及時預警。
為了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的目標,國家電網完成變電站(換流站)噪聲治理242座,共投入治理資金34943.76萬元;2015年至2020年,共計完成變電站(換流站)噪聲監測37073座。
同時,在聲環境方面,2017-2020年,國家電網完成變電站(換流站)噪聲治理242項,總投資34943.7萬元;從2015年到2020年,總共對37073個變電站(換流站)進行了噪聲監測。
在電磁環境控制方面,國家電網從輸電線路優化設計、敏感目標保護、植物屏蔽等方面采取措施,有效控制了輸電線路周圍的電場和磁場水平。
在科研和新技術推廣方面,國家電網建設了4個試驗基地、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、1個國家野外觀測站和6個省級實驗室,命名了國家電網公司6個實驗室和7個科技研究團隊?!笆濉逼陂g,共投入環??蒲薪涃M7.4698億元,開展環??蒲许椖?00個。
國家電網還主動加強與各級生態環境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,積極提出制定和修訂生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相關政策標準的建議。參與輸變電環保標準的制定和修訂,如《電磁環境控制限值》、《直流輸電工程合成電場限值及其監測方法》、《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》。
面向未來,國家電網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并將繼續設定加強資源節約、控制環境影響、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創新實踐的目標。如基于螺旋錨和錨桿的線路塔,可減少混凝土用量50%以上;加強六氟化硫氣體的回收處理和循環利用,保持回收率在96.5%以上;嚴格控制輸變電設施的電磁和聲環境影響,促進電網廢棄物的減量化、資源化和無害化;推廣使用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航拍,加強施工期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監督管理。